![]() |
設計泰斗靳埭強 |
嘉賓介紹:
靳埭強,國際設計大師。曾出任香港設計師協會三任主席,現為香港藝術館榮譽顧問、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、廣西師范大學名譽教授等。曾獲得過300多個設計類的獎項,其中很多是國際平面設計界一流的大獎。1999年被授予香港紫荊勛章。
我的生命離不開“尺”
搜狐:您用“尺”這個命題參加“三十乘三十創意展”,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,“尺”在你的創作生命中的意義是什么?
靳埭強:我的靈感元素來自于生活的不同范疇,不過如果總結我的五個關于創意的元素,“尺”一定是其中之一。我生命中“尺”出現的頻率很高。做裁縫的時候用尺,做設計的時候也要用尺,F在比較少用真尺了,電腦上有,不過依然離不開“尺”。
上世紀80年代,我無意中看到舊尺,懷念起我的童年生活,于是開始收藏各種各樣的尺子。后來對“尺”的理解更加深入,它的設計很簡單,但有有豐富的內涵,很有生活味道。
收藏尺的同時,我就會從尺想到標準的問題,什么是標準?什么是尺度、制度?是否應該手持一種標準,抑或多標準?是否應該打破標準去做一些創意?這些問題思考多了,很多時候我就會拿一把尺去演繹一些設計意念,不知不覺就在很多作品里融入尺的意象。
搜狐:我們熟悉的靳埭強設計獎今年已經是第12屆,主題作品組別設定為“工夫”,確定這個主題的原因是?本屆大獎與往年相比會有什么特別之處?
靳埭強:這個獎以前在別的學校辦,我擔任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后就拿到汕大來舉辦。以前比賽有一些合作者,難免會摻入商業行為。我覺得太商業化以至忽略了中國文化,因此在汕大舉辦這個設計獎,每一年都會有個中國文化的議題。
今年“工夫”這個主題,不同“功夫”,意指做事要下苦功和花心思。這就是說,我們無論是工作、學習,還是發展藝術都需要不斷地鍛煉。我覺得這個主題很踏實,但是也有相當的深度,需要參賽者領悟其中的涵義。
我們現在還是征集階段,所以還沒有拆作品,不知道今年的情況如何。我們通常要結束了征集階段才開始看作品,還專門有個地方存放這些作品,F在的參賽者越來越多,去年就有超過5000份作品。
[1] [2] [3] [4] [5] [下一頁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