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鄰天河城、正佳廣場兩大購物中心,與太古匯“對峙”的萬菱匯在開業僅一年后,便面臨被商家集體背棄的尷尬境地。如今萬菱匯地下負一層的近60間商鋪中,關門撤場的商鋪近20家;第二層百絲、Messieurs、淑女屋、OZZO等品牌商鋪,也已相繼在3個月內陸續撤場。據記者粗略統計,整個萬菱匯商場撤場的商家數量已達30家。
“至今仍沒有形成自身的特色,欠缺主題特色是阻礙其發展的禍根!睂τ谌f菱匯目前的境況,有業內專家尖銳地指出。
萬菱匯
萬菱匯前身為爛尾十多年的京光廣場,占地面積2.15萬平方米。2005年,萬菱實業在深圳的拍賣場上以7.581億元人民幣接手了這爛尾14年的項目,其已完成了四層框架,其上的三座塔樓最高的也建至八層框架。輾轉多年,萬菱匯終于在2010年11月正式開業,雄心勃勃欲逐鹿天河商圈。
現狀負一層三成商家已“逃離”
天河商圈是全國最大的商圈,這里目前集聚了廣百中怡店、天河城、正佳廣場、萬菱匯和太古匯等大型購物廣場。萬菱匯自去年11月開業以來,就力圖在這個商圈爭得一塊市場。
萬菱匯商業面積達58000平米,地下一層,地上三至四層。萬菱匯原定位為綜合性購物中心,走差異化路線,不設百貨、只做專賣店,并力求讓專賣店的組合呈現多元化,與天河路其他大型購物中心形成錯位經營。但開業一年后,原雄心進駐的商家已紛紛撤場。
記者昨日在萬菱匯負一層看到,四面通達的商場內,人流稀少,大多數商鋪店內連一名顧客都沒有。夾雜在正在營業的店鋪中間,不少關門或已貼上物管公司封條的店鋪顯得十分礙眼。
在萬菱匯入口南側,近20家商鋪大門緊閉。JUSTUS只見醒目招牌,但門店已關。PLUS+、水中花兩店只剩貨架,空無一物。而在PLUS+、水中花對面,相鄰6家店均大鎖鎖門,廣州卓著物管公司封條貼在門上。巡場的保安告訴記者,負一層已關門的商鋪均已撤場或正在撤場,一般店鋪撤場后,物管方面就會貼上封條,“負一層商鋪撤場也就是這兩三個月內的事”。
記者粗略數了一下,負一層大約有60家商鋪,撤場的商家已有近20家。
名牌專賣店紛紛關門轉場
記者發現,負一樓多集中小品牌,而在萬菱匯2、3層,不乏知名潮流品牌,但記者昨日看到,3個月前還正常營業的OZZO、淑女屋、百絲等為市民熟知的知名品牌已關門大吉。透過OZZO透明玻璃門,身著經典衣款的模特還擺成在店內,但已不再營業!俺穲隽,估計不會再回來了”,一保安告訴記者。
而位居二層第22檔的淑女屋,經營面積近100平方,占據極好地理位置,早在今年9月就已撤離萬菱匯,散落了一地的物品。據該名保安透露,淑女屋已搬至旁邊的天河城,多數品牌是就近再營業,撤場后多半在正佳、天河城等知名的老商圈繼續營業。問及撤場的原因,該名保安笑說,差不多的地理位置,誰不希望自己能在人氣旺的商場開店呢。
該名保安透露,商鋪主動申請停業近期時有發生,物管公司曾經在多家商鋪的卷閘門上貼警告通知,甚至有商鋪被三次警告“未按時營業”或張貼封條,貼條內容大致上是對商戶擅自閉門停業的行為作出警告,但“警示”似乎阻攔不了商家遷走的決心,不少商家仍在陸續撤場。記者發現,以負一層60間商鋪的規模計算,萬菱匯商鋪大概在200間左右,部分還空置,截止到昨日,關門撤場的商家約有30家。
商家人流不旺租金不低難支撐
記者注意到,即使是地處石牌橋地鐵站出口的優越地理條件,萬菱匯商場內的客流也并不見多,不少市民從萬菱匯借道而過,轉乘BRT或計程車而去。家住天河區的陳小姐告訴記者,雖然家住在附近,但逛了一圈后,沒弄清楚萬菱匯的定位是什么,因此也不常來,“好像低端的頂好坊能找到,奢侈品歐時力也能找到,有點亂!
“沒人啊,生意難做”,不少商鋪向記者大吐苦水。在Zara服裝店內,4名工作人員站在店內,但不見一名顧客,一工作人人員告訴記者,“生意一直都是這個樣子,人不多”。據商場內某品牌透露說,一天接待的顧客也就是20個左右,真正來買的不到一半,一天的銷售額屈指可數,再這樣下去,經營都成問題。眼看著撤離的同行紛紛撤場,已達一定數量,如果生意還是這樣慘淡下去,也計劃撤場,另尋東家。
記者隨后輾轉聯系上已撤場的某女裝品牌,該品牌相關人士坦言,撤場的原因很直接沒人沒錢賺,幾大商圈的店鋪租金都差不多,何不另覓高枝呢?
記者從萬菱匯商場租賃部獲悉,目前,商場還有部分商鋪可租,租金為450~500元/平方米。而匯集全球頂尖奢侈品的太古匯租金水平為300~500元/平方米,天河城的租金在500元/平方米。換而言之,即使相比人氣最旺的天河城,萬菱匯也沒有租金優勢。
專家規劃失誤主題模糊是根源
廣東省商業流通業協會會長黃文杰認為,萬菱匯之所以人氣不聚,導致商家紛紛撤場,主要有兩大原因!坝布,萬菱匯的動線設計的確存在問題,由于萬菱匯是在爛尾達14年的京光廣場上改建過來,而其1~4層框架早已建好,因此萬菱集團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做下去,所以才導致了萬菱匯規劃上的錯誤,就是主體結構太長而縱深太窄,形成一個長條形!
黃文杰以天河城為例說,天河城的設計規劃是十分簡單的,樓層結構其實就是一個圓形,讓顧客在場內不斷地閑逛,最大限度地留住人群。相比起天河城,萬菱匯的人流線路就是一條直線,直進直出,很難留得住顧客。加上其直線的一端剛剛好正對人氣比較旺的正佳廣場,對面又是太古匯,因此顧客容易把萬菱匯當成一個過道,逛向正佳廣場或太古匯。
而另一大原因,就是主題特色并不明顯。黃文杰指出,在天河路上的幾大購物中心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。天河城已經形成一種顧客消費習慣,其地位已經十分穩固,很難動搖;正佳廣場通過近幾年的不斷調整,已經引進90多個餐飲品牌進駐,形成一個餐飲王國;而太古匯則主打世界高端奢侈品市場,引進了LV、GUCCI、PRADA等世界一流奢侈品品牌,成為奢侈品集中地!岸f菱匯是什么,至今仍沒有形成自身的特色,欠缺主題特色才是阻礙其發展的禍根!秉S文杰說。
三大商場比較
匯聚品牌
正佳廣場:匯集G-Star、Evisu、LacosteRed、StellaLuna在內的百家中高端國際時尚品牌。
太古匯:匯聚LV、CHANEL、GIORGIOARMANI、COACH等高端國際一線品牌70個。
萬菱匯:匯集百絲、Messieurs、淑女屋、OZZO、esons、Zara等中高端品牌,仍在招商。
商品價位
正佳廣場:百元~萬元。
太古匯:千元~萬元
萬菱匯:百元~萬元
萬菱匯出路在哪?
可開成珠寶城等單一賣場
對于主題上的選擇,黃文杰指出,選題方面可以考慮的并不少,如珠寶城、化妝品城、體育專營店等時尚潮流主題,形成一個單動線結構,一頭與太古匯無縫銜接,一頭與正佳廣場形成銜接,將連接兩大商場的地理優勢很好地利用起來,形成獨特優勢。此外,萬菱匯沿街面較長,展示性好,可以形成一定的展示功能。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董事總經理、廣東流通業商會副會長楊軍艇亦認為,萬菱匯具備良好的展示性,可以變成南方所獨有的風情購物街,與周邊各大購物中心形成差異化特色。
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則認為,憑籍天河路段的人流,只要萬菱匯能在定位方面研究清晰的話,人氣并不欠缺?梢岳弥苓叺捏w育用品賣場,做體育用品專營店主題。
相鄰天河城、正佳廣場兩大購物中心,與太古匯“對峙”的萬菱匯在開業僅一年后,便面臨被商家集體背棄的尷尬境地。如今萬菱匯地下負一層的近60間商鋪中,關門撤場的商鋪近20家;第二層百絲、Messieurs、淑女屋、OZZO等品牌商鋪,也已相繼在3個月內陸續撤場。據記者粗略統計,整個萬菱匯商場撤場的商家數量已達30家。
“至今仍沒有形成自身的特色,欠缺主題特色是阻礙其發展的禍根!睂τ谌f菱匯目前的境況,有業內專家尖銳地指出。
萬菱匯
萬菱匯前身為爛尾十多年的京光廣場,占地面積2.15萬平方米。2005年,萬菱實業在深圳的拍賣場上以7.581億元人民幣接手了這爛尾14年的項目,其已完成了四層框架,其上的三座塔樓最高的也建至八層框架。輾轉多年,萬菱匯終于在2010年11月正式開業,雄心勃勃欲逐鹿天河商圈。
現狀負一層三成商家已“逃離”
天河商圈是全國最大的商圈,這里目前集聚了廣百中怡店、天河城、正佳廣場、萬菱匯和太古匯等大型購物廣場。萬菱匯自去年11月開業以來,就力圖在這個商圈爭得一塊市場。
萬菱匯商業面積達58000平米,地下一層,地上三至四層。萬菱匯原定位為綜合性購物中心,走差異化路線,不設百貨、只做專賣店,并力求讓專賣店的組合呈現多元化,與天河路其他大型購物中心形成錯位經營。但開業一年后,原雄心進駐的商家已紛紛撤場。
記者昨日在萬菱匯負一層看到,四面通達的商場內,人流稀少,大多數商鋪店內連一名顧客都沒有。夾雜在正在營業的店鋪中間,不少關門或已貼上物管公司封條的店鋪顯得十分礙眼。
在萬菱匯入口南側,近20家商鋪大門緊閉。JUSTUS只見醒目招牌,但門店已關。PLUS+、水中花兩店只剩貨架,空無一物。而在PLUS+、水中花對面,相鄰6家店均大鎖鎖門,廣州卓著物管公司封條貼在門上。巡場的保安告訴記者,負一層已關門的商鋪均已撤場或正在撤場,一般店鋪撤場后,物管方面就會貼上封條,“負一層商鋪撤場也就是這兩三個月內的事”。
記者粗略數了一下,負一層大約有60家商鋪,撤場的商家已有近20家。
名牌專賣店紛紛關門轉場
記者發現,負一樓多集中小品牌,而在萬菱匯2、3層,不乏知名潮流品牌,但記者昨日看到,3個月前還正常營業的OZZO、淑女屋、百絲等為市民熟知的知名品牌已關門大吉。透過OZZO透明玻璃門,身著經典衣款的模特還擺成在店內,但已不再營業!俺穲隽,估計不會再回來了”,一保安告訴記者。
而位居二層第22檔的淑女屋,經營面積近100平方,占據極好地理位置,早在今年9月就已撤離萬菱匯,散落了一地的物品。據該名保安透露,淑女屋已搬至旁邊的天河城,多數品牌是就近再營業,撤場后多半在正佳、天河城等知名的老商圈繼續營業。問及撤場的原因,該名保安笑說,差不多的地理位置,誰不希望自己能在人氣旺的商場開店呢。
該名保安透露,商鋪主動申請停業近期時有發生,物管公司曾經在多家商鋪的卷閘門上貼警告通知,甚至有商鋪被三次警告“未按時營業”或張貼封條,貼條內容大致上是對商戶擅自閉門停業的行為作出警告,但“警示”似乎阻攔不了商家遷走的決心,不少商家仍在陸續撤場。記者發現,以負一層60間商鋪的規模計算,萬菱匯商鋪大概在200間左右,部分還空置,截止到昨日,關門撤場的商家約有30家。